大约十年前,美国人对高等教育保持积极态度。
2010年的民意调查显示86%的大学毕业生称大学教育是一项很好的投资;盖洛普的数据也显示2013年70%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大学教育“非常重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好感度却在持续走下坡路,美国人对高等教育的看法逐渐由正转负。
2015年57%的人表示他们有很大或相当大的信心,2018年下降到48%,2024年则直线下跌至36%,仅仅约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对高等教育很有信心。
他们对高等教育抱有信心的原因在于,重视教育以及教育能提供培训和机会,具体而言:
27%的人表示教育对个人和社会都很重要;
24%的人认为高等教育为就业或人生成功提供了机会;
19%的人表示高等教育能帮助人在诸如独立思考和尊重不同观点等方面得到发展;
13%的人提到了大学教授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而大约三分之一对高等教育几乎没有信心的美国人,主要是因为不喜欢大学推行的某些政治议程、大学学位意义不大:
41%的人认为大学“过于自由”,试图灌输或洗脑学生,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
37%的人批评高等教育没有教授相关技能,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28%的人提到成本问题,大学教育价格过高,要偿还高昂债务;
其他原因还包括教学质量、政治动荡、上大学机会不平等。
与10年前注重大学的父母相比,现在近一半的美国父母认为即便没有经济压力,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四年制大学。
16%的家长更想让孩子接受职业培训,还有8%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去就读两年制的社区大学,方便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而且学费花得更少。
尤其是现在债务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家庭不得不考虑学位的实用价值和可支付能力。
正因为家长对高等教育丧失信心,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人数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秋季,全美各大院校的本科人数超过1800万人,此后人数一直降,到2021年已经只有1550万人以下。
相信对美国大学了解的家长都知道,私立校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而它们都是自负盈亏的。如果家长和孩子不再对高等教育抱有希望,再加上出生率下跌,学校会失去大量本土生源,那面临的只能是关门大吉。
实际上,这些年倒闭的美国大学不在少数。过去二十年,平均每年有47所营利性大学关闭,9所非营利性大学关闭 。
有机构预测称到2030年,将有449所大学的入学人数会下降25%;2040年则会有566 所大学的入学人数减少25%,其中247所大学的入学人数预计将减少50%。
宾大也官宣了一项全新的经济援助计划。从2025-2026学年开始,能免全额学费的家庭年收入经济标准上调到20万美元,且不再将家庭住房净值作为发放经济援助的考虑因素。
达特茅斯学院能免学费和免食宿费的家庭年收入标准,从原来的6.5万美元提高至12.5万美元。
……
最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刚刚开始,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未来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叫停经营不善的校区。
但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大浪淘沙未尝不是好事,意味着学校会更多地考虑学位的投资回报率,资源集中倾向于支付高昂学费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