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活力十足、人来人往的多伦多主干街道,如今已经变得几乎面目全非。餐厅、独立小店、大型连锁——无一幸免。几年间,仿佛是被一波永无止境的关店潮席卷,一间接一间拉下卷帘门,直到再也没有拉开的那天。
拿 Queen Street 来说,2019 年与 2025 年之间的落差之大,令人错愕。那条曾经热闹、充满城市温度的街道,如今却到处是空空荡荡的门面,令人生出“到底还有谁能在多伦多做生意?”的疑问。
疫情的打击无疑是第一击。长达数月的强制封锁,成为很多小企业的终点。而后来的第二击,则是电商的崛起,以及生活成本节节攀升、地产开发只顾“向上”的城市规划思路——这一切让那些承载市井烟火、街坊熟悉感的老店,在资本面前节节败退。
Queen West、The Beaches、Yonge Street……这些曾经是城市灵魂的街区,如今到处是“出租”贴纸和空荡门面,有的甚至已经空置多年。
市政府终于意识到:这些“烂在街上的空店”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城市形象与治安问题。
本周提交市议会的一项新动议,要求市政府主动介入这些街面店铺的使用问题,与业主直接对话、甚至尝试“强制”推动他们出租这些一楼商铺。
动议中写道:“繁荣的主街是我们社区的心脏。强有力的零售街区能够扶持小生意、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也能为居民提供必需服务。如今美国关税阴云再起,我们更要保护多伦多的主街经济。遗憾的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环境艰难、开发成本飙升,不少商铺获得审批后仍被开发商‘坐盘’多年。这种行为导致街景破败、活力减退、治安恶化,城市整体经济也因此受到影响。”
主导此动议的第 12 区议员 Josh Matlow 表示,市府应制定政策,推动这些商业空间尽快被使用起来。
手段可能包括:加强商业用途空置管理条例与执法力度;对积极出租或以临时用途(如快闪店、艺术装置)激活空间的业主,提供税务减免;征收空置商业地产税(Vacant Storefront Tax)。
其实,早在 2020 年,这种“空店税”的想法就被提出过。议员们当时指出,多伦多热得发烫的地产市场反而扭曲了激励机制——一些业主宁愿让店铺空着,也不愿出租给真正想在社区扎根的人。
讽刺的是,虽然住宅市场已不如往年火热,但商业地产的房东依然乐得哄抬租金,把老店逼退,等着下一个愿意出高价的连锁品牌或大麻店进驻,即便这期间店铺空了几个月,也无所谓。
信息来源:https://www.blogto.com/eat_drink/2025/03/toronto-finally-do-something-vacant-storefro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