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e Jelinski 感觉自己有点像大卫,而多伦多警察就是他的歌利亚。
2020 年 6 月,视觉文化学者 Jamie Jelinski 向多伦多警方提交了一份信息自由(FOI)申请,希望获得有关面部识别技术 Clearview AI 使用情况的记录。这项技术因其高度争议性,在 2020 年初就被多伦多警方明令停止使用。但五年过去了,Jelinski 至今仍未拿到全部资料,尽管他早就支付了超过 200 加元的文件费用。
“我觉得他们根本不尊重法律,不尊重公众的知情权。”Jelinski 说道。
Clearview AI 是一款从互联网上抓取图片、建立庞大数据库的面部识别软件,用户可以上传一张面孔照片搜索匹配结果。由于该技术涉及隐私侵犯,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均对其表示强烈关切。
多伦多警方曾在 2019 年 10 月承认使用 Clearview AI,2020 年 2 月承诺停止使用,但外界一直不清楚其使用范围和具体操作流程。Jelinski 的 FOI 申请正是为了了解警方在现实中如何运用这种技术,并为他关于执法中视觉识别技术的研究提供案例支撑。
根据安省法律,警方等公共机构在收到 FOI 申请后,通常必须在 30 天内作出决定并发放相关记录,除非有特定豁免条款。但 Jelinski 表示,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通过安省信息与隐私专员(IPC)投诉维权:
第一次申诉:警方最初拒绝公开任何资料。
第二次申诉:2023 年胜诉后,警方未按时告知是否会提供文件。
第三次申诉:2024 年,Jelinski 支付文件费用后迟迟未收到资料。
IPC 已要求警方在今年 4 月 24 日前将文件交予申请人,但警方并未按时履行。Jelinski 至今仍在等待,而IPC表示将会正式下令警方披露这些文件。
“我必须每一步都通过专员施压才能前进。”Jelinski 感叹道。
虽然 IPC 的命令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前副专员、隐私律师 David Goodis 表示,安省的执法机制非常有限,与卑诗省和阿尔伯塔省不同,这些省份的法律允许专员直接将命令提交法院作为法院指令执行。
“这类案件不应让申请人自己去法院申请执行,那样代价太高。”Goodis 说,“安省的法规需要现代化改革,强化执行力。”
信息公开专家 Ken Rubin 也指出,五年的等待时间简直荒谬。他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公共机构选择“拖字诀”,因为他们深知:审查机构没有真正的处罚权力。
“某些机构已经学会了:你可以忽略这些请求者,反正也没人能惩罚你。”Rubin 说。
多伦多警方拒绝就此事接受采访,仅通过电邮回复称,部分资料已发放,仍有部分处于 IPC 的调解流程中,并表示“已申请延长处理时间”。
根据警方今年提交的一份公开报告,2024 年该机构共收到 5,414 个FOI申请,比前一年增加了 403 个,还有 758 个申请是从 202 3年“积压”而来的。警方在 30 天内完成申请的合规率为 73.6%,比上一年下降了 3 个百分点。报告还指出,申请数量庞大、资料内容复杂,以及与内部和外部机构的协商,都成为其难以及时回应的原因。
Jelinski 的案例引发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加拿大民众是否真的拥有知情权?当公共机构可以无视时限、拖延履责,甚至在有法律命令的前提下仍无后果,那“信息自由法”是否只是摆设?
对于关心政府透明度、关注隐私安全的加拿大居民而言,这一事件敲响了警钟。特别是在 AI 技术与执法结合愈发普遍的今天,公众应有权利了解:谁在用这些技术?用了多久?针对谁?影响了哪些人?
Jelinski 说,他正打算将自己这一路的维权经历写进一本书中,为同样想借助信息公开法做研究的视觉学者提供参考。但在那之前,他仍然需要等那 1,100 页关键文件。
“这是全书最核心的案例研究。如果没有这些文件,我就没法写完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