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拖延、成本上涨和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一个专门建造给无家可归老人的支持性住房开发项目上周正式在多伦多惠柳第社区(Willowdale)破土动工。
熟悉这个小区的人们都知道,这里属于北约克成熟社区,马路对面是数百万加元的新建大豪宅。这个项目从提出开始就遭到民众强烈反对,甚至一度闹上法庭。
但现在,该项目终于启动。据市政府称,位于185 Cummer Ave 的一栋三层模块化房屋项目于5月1日开建,并将于明年初建成开放。
邹至蕙市长:“这是喜悦时刻”
多伦多市长邹至蕙(Olivia Chow)在动土公告会上称,该项目将帮助59名老年人脱离流浪街头的生活,能安享晚年。
她说,“我听到背景里的锤子声,这是等待四年后最美妙的声音。”
“这里将成为众多有心理健康问题和成瘾问题的老年人的家,”她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这个三层楼、59间单间公寓组成的支援性住房原本早在2021年就已获批,目标是为无家可归的老年人提供一个可负担、可长期居住的家。但这个项目却一拖再拖,直到四年后才真正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拖了四年!遭激烈反对
该项目一开始就遭遇了激烈反对。理由包括:担心破坏社区“氛围”,担心增加停车压力,以及担心居民区治安问题。
一个本地社区组织甚至把市政府告上了法庭,还试图通过安省土地仲裁庭叫停项目,但最终败诉。2025年3月安省上诉法院驳回诉讼。
此外,这个项目早在2021年就做好了预制房屋构件,但因为拖延,这些模块只能放进仓库,一放就是几年,直接导致项目成本从最初的1400万翻倍至3620万加元!
其中:
500万用于存放与搬运预制住房模块的仓储运输费用
100万修复长期存放储存期间受损模块维修
1600万用于应对建筑成本上涨与项目调整
有人欢喜有人忧
限制,尽管项目终于推进,HousingNowTO技术负责人Mark Richardson却尖锐指出:“这是‘高级别的邻避主义’(High-octane NIMBYism)。”
他说,过去四年围绕这个项目的反对、诉讼与游说花费了大量资源,这些钱如果用来支持收容所或食品银行,意义会更大。
目前,类似这个模块房的四个模块化项目已在其他地区完工,为城市带来超过200个住房单位。
此前,多伦多市府表示该项目是“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并未具体说明是否为老年人。而在Willowdale这样的“豪宅区”,居民最担心的就是不明身份入住人群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后来市府调整方向,明确:未来入住者为60岁以上有需要的老年人;项目将由专业非营利机构WoodGreen运营,提供24小时生活与心理支持;与毗邻的老年人公屋、长期护理机构形成互补。
此后才获得包括该区议员陈伶俐(Lily Cheng)在内的部分社区人士的支持。
这个由纳税人买单的项目开工代表着多伦多市在“支持性住房”方面迈出了一步艰难但关键的脚步。不过邹至蕙也表示,多伦多仍缺26,000套支持性住房。
她说,“我们目前只建造了50到60套,我们需要更多,这样那些现在正在食物银行排队的老人才有地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