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公布了一组数据,引发不少加拿大人的关注。数据显示,加拿大人正在“集体冷淡”美国——就在刚过去的3月,从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旅客人数骤减了将近90万,可谓是大跳水。
今年3月,一共有约410万人从加拿大进入美国,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将近500万,减少了整整86万人多一点。换句话说,差不多相当于整个大温地区的人都集体“没去美国”了。
这当中,变化最大的是陆路旅行。CBP统计显示,2025年3月通过陆路驾车入境的加拿大人只有约250万,而去年同月则有340万。这意味着,光是自驾南下的旅客就少了90万人,几乎是“塌方式下跌”。
相比之下,坐飞机去美国的反而略有增长。今年3月大约有92万人乘坐航班飞往美国,比去年多了4.7万人。
考虑到加拿大多家航空公司前阵子刚因为赴美需求减少,削减了不少飞往美国的航班座位,这个数据有点出人意料——不少人推测,或许是有人干脆不走陆路了,直接改成飞过去,免得在边境那边被“盘问半小时”。
那么,为什么加拿大人突然不爱去美国了呢?这背后原因还真不少。
首先,当然少不了情绪上的影响。从去年开始,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虽然这些纷争大多数时候都停留在政界、经济层面,但很多普通加拿大人也在“用脚投票”:你美国对我们不客气,那我们也不去消费,不去旅行了,这也是一种态度。
其次,是政策上的变化。加拿大联邦政府在上个月刚刚更新了对美旅行建议,对于打算在美国停留超过一个月的加拿大人,新规要求更加严格,要符合一系列新的出入境要求。这一改动让不少原本计划在美国长住、探亲、度假的人开始打退堂鼓。
更现实的,还有不少人反映过境体验越来越差。最近几个月,网上时常能看到有人吐槽自己在加美边境被刁难,有的被问了一大堆私人问题,有的甚至被搜车,还有人说遇到的边检人员态度非常不好,整个过关过程让人压力山大。有了这些“前车之鉴”,不少人就干脆选择不去了。
其实这波“赴美冷却”并不是从3月才开始的。早在2月,CBP就已经记录到,加拿大赴美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少了50万人。而3月,这一数字直接扩大到了近90万人,说明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趋势。
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下去,不排除会对旅游、零售、航空、边境商业等多个领域产生连锁反应。尤其是美国边境小城,原本就依赖加拿大游客带动消费,现在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人流,恐怕也会受不小的冲击。
这次加拿大人集体不去美国,也许不是一场普通的旅行选择,而是一种“我不高兴”的表达。贸易战还没结束,这场“用脚投票”的态度,还会继续发酵下去。
来源:https://dailyhive.com/canada/canadian-travel-to-us-plumm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