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多伦多卧虎藏龙,果真如此!
一家曾荣登《舌尖上的中国》,
连乾隆爷下江南都要打卡的
国内正宗无锡小笼老字号品牌,
---【忆秦园】的
海外首家分店竟然就隐藏在多伦多唐人街!
忆秦园创立于公元1751年的无锡,
专门制作无锡小笼,至今已270多年历史。
其中他家的金牌蟹粉小笼超具特色
不仅登上《舌尖上的中国》
还能虏获各路食客味蕾的
这一切靠的不止是品牌历史的悠久
更靠的是它的【三种讲究】
选材讲究,工艺讲究,和吃法讲究。
选材讲究
蟹粉小笼的主要食材是猪肉和蟹粉。
忆秦园的蟹粉使用的
是真蟹肉,蟹黄和蟹膏熬制8-10小时
为保证口感猪肉也是选用有弹性的后腿肉
搅碎后加古法熬制皮冻与调料拌制而成。
工艺讲究
对于无锡人来说一屉好的小笼必须满足 :
皮薄,肉紧,汤足
而忆秦园的无锡小笼最能体现。
汤包的包制:
从乾隆年就一代代相传的古法配方沿用至今。
忆秦园的小笼汤包能做到
【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锁住汤汁精华】
这是因为忆秦园遵循古法擀皮方式
这种方式擀的皮中间厚边上薄,
捏的时候力道要合适,动作要迅速敏捷
且封口的包子皱褶也要一样多。
这一步最讲究也最考验面点师傅的功夫
没有个20-30年的经验是做不到的。
上锅蒸制:
做好了汤包,连蒸制的时间也有讲究
时间过了汤汁会流出来,时间不够汤汁释放不出来
所以每一屉汤包现包完后,立刻上火蒸8分钟。
用蒸汽的热力将食材的精华融入汤中
以这样古法制好的忆秦园小笼
在屉里形似宝塔,皮薄剔透,
拎起来时因盛满了汤汁而似灯笼
内里汤足如泉,浓而不腻,味道鲜美。
一屉小笼,简直从各方面展现着
无锡这个江南水乡的精致与细腻
连皇阿玛吃了都赞不绝口,龙颜大悦!
吃法讲究
吃小笼汤包的方法也有讲究。
一共四步:
1. 轻轻提。用筷子把小笼汤包轻轻提起。
2. 慢慢移。小笼放在勺子上慢慢移至嘴边。
3. 先开窗。在小笼汤包上轻咬一个小口。
4. 后喝汤。透过薄薄的透明的小笼皮,轻嗜一口,慢慢吮吸鲜美的汤汁。
最后再蘸上自己喜欢的蘸料就可以啦!
咸甜的汤汁在舌尖上滚过,肉馅成团与皮不粘连
肉香迎合着有韧劲的面皮,是正宗的无锡味道!
忆秦园的每个小笼汤包都保持在56克的重量
所以比一般小笼包个头大一倍,
而且汤足,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烫哦!
无锡味道小知识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在口味上无锡人选择了甜。” 与上海味鲜不同,无锡味甜,甚至这种甜有时候外地人不太习惯。用无锡话讲就是:“浓油赤酱,咸出头,甜收口。” 咸中带甜,鲜香可口,是锡帮菜的基本风味。
而忆秦园的小笼也是这样,一口就有甜、咸、鲜,能品出不同层次,又相互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无锡美味不止小笼
无锡美味不止小笼,忆秦园也不止有蟹粉小笼
还有无锡人每天必吃的馄饨
当地有个民俗就是每年夏至必吃馄饨,
因为民间流传吃馄饨能给家庭带来幸福和富裕。
与其他地方的馄饨不同,
忆秦园的馄饨可以选择不同的汤底,
还可以选择有汤或者干拌的方式。
而必吃口味为:三鲜开洋馄饨,猪肉虾仁,
和荠菜肉馄饨
每份馄饨都搭配了5种小料:
紫菜,虾皮,蛋皮,葱花,和豆腐丝。
另一道最有代表性的无锡菜就是无锡酱排骨
这道菜最能体现锡帮菜的风味:
“浓油赤酱,咸出头,甜收口”
厚实,浓重,但是却让人回味。
忆秦园蟹粉系列
忆秦园,以蟹粉出名
所以当然不能错过他家蟹粉系列啦!
一定要试试的有:
蟹粉拌面,蟹粉豆腐,蟹粉拌饭,蟹粉年糕
每款都是用真蟹肉,蟹膏和蟹黄熬制而成!
忆秦园开店时正好赶上疫情封城限制堂食。
所以上线的菜式有限,这次解封开放堂食,
终于给忆秦园正式向大家介绍全部菜系的机会!
而且无锡小笼和馄饨,一定要现点现包才对味!
忆秦园
-
地点:435 Spadina Ave., Toronto M5T 2G6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9:00am - 10:00pm
电话:(416) 506-9999